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11
编号:13612188
附子心脏毒效的多维评价和整合分析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11
     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也具有显著心脏毒性。李志勇等研究表明,次乌头碱30、60、120 μM对体外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具有明显毒性[12];王相冲等研究显示,新乌头碱以25 μg/kg股静脉注射豚鼠可致其发生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以1×10-7M、3×10-7M体外处理豚鼠心室肌细胞可影响其动作电位[13]。

    而另一方面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在低浓度时具有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如我们的研究发现,当乌头碱浓度较低(1×10-9M)时,对0.8%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大鼠乳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张硕峰等以50 μg/mL的乌头碱预防性股静脉推注给大鼠,可减轻尼莫地平所致大鼠心力衰竭,表现为心率、LV+dp/dtmax、LV-dp/dtmax和RPP异常均得到改善[14],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也对该模型所致快速心率和心功能异常有改善作用[15]。方堃等研究显示,用250 ng/mL的次乌头碱预处理大鼠乳鼠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可减少H2O2诱导的细胞细胞增殖活力下降和细胞凋亡的发生,降低细胞内Caspase 3和Caspase 9的表达[16]。

    去甲乌药碱是较早被认识到具有强心作用的附子生物碱,静脉滴注2 μg/kg可使豚鼠正常心脏收缩力加强,也可加强离体豚鼠衰竭心脏的收缩功能,但普奈洛尔可使之对离体豚鼠心脏右心房加速自律性的量效曲线右移,提示可能是β受体部分激动剂[17-18]。近年来还有一些成分被报道有强心作用。如王璐等采用离体蛙心脏观察了从附子中分离得到的13个胺醇型二萜生物碱的强心活性,结果发现北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原碱、3-去氧乌头原碱、异塔拉定具有强心活性[19]。另外,日本有报道日本附子中所含的去甲乌药碱是附子强心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该成分至今尚未在我国江油附子中分离到。

    1.2 附子多糖是保护心肌细胞的有效物质之一 附子多糖是附子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附子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过去附子多糖的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免疫方面,而近年来发现,附子多糖可能也是附子强心、保护心肌的药效物质之一。刘古锋等将附子多糖预防性灌胃游泳力竭小鼠14 d,结果可显著提高小鼠运动耐力 ......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189 字符